個人經驗來看,職場的成功捷徑,要考慮清楚幾點
進京指標 2022-05-07 13:38135未知小編
個人經驗來看,職場的成功捷徑,要考慮清楚幾點:
很多人說,成功沒有捷徑。
很多人說,成功沒有捷徑。
確實如此。
但我朋友阿寶的經歷卻啟發了我,原來成功可以有捷徑。
就像爬山,你可以和大多數人一樣,選擇循規蹈矩、安全平穩的石階,也可以成為少數人,走一條少有人走的路,另辟蹊徑地抵達目的地。
這兩種方法各有利弊,沒有對錯。阿寶是靠著后一種“山路”,完成了一次精彩的攀爬。
她的捷徑就是,在特殊時期,做好本職工作之余,主動承擔額外的領導眼中“燃眉之急”的工作,并且完成得很好。
其中,特殊時期、做好本職、額外承擔都是這條捷徑成功的必要因素,而完成得很好則起了錦上添花的效果。
而我在這里所說的成功,體現在阿寶身上,就是在老板心目中的分量迅速提升,以及在半年度表彰中獲得嘉獎。
我想這也是對大多數職場人來說的其中一種成功。
阿寶做了什么?其實也沒啥,不過是在疫情爆發初期,公司業務量劇增卻又無法正常復工,只能在家辦公,和自己同組的同事又因為被困湖北、全無辦公條件,自己一個人完成了兩個人的工作量,在將近一個月的居家辦公時間里,每天從早8點忙到晚9點,人手是平時的一半、工作量是平時的幾倍,過程中快速響應、毫無怨言,最后打造了遠超同行的成績而已。
結合我對阿寶經歷的了解和我個人經驗來看,職場的成功捷徑,需要考慮清楚以下事情:
1、心態:積極主動,急領導之所急
你和你的領導,是職場命運共同體。
因此,你領導的燃眉之急,就是你表現的契機。
拿阿寶來說,她一直是個危機感很強的人,這造成她容易焦慮,卻也讓她成為了職場“馬達”。
入司3年,她每年年終都會獲得公司頒發的優秀員工稱號,因為她一直都很懂得借機展現自己的進取性。
拿這次疫情期工作來說,她在得知同事無法在家辦公時,幾乎是第一時間表達了“我可以承擔”的態度。事實上,無論她是主動還是被動,擔子多半都會落到她身上,但主動,讓她擁有了更多“成功”的可能。
2、表達:用“我可以學”替代“我不會”
這看起來只是不同的兩句話,背后反映的卻是積極與消極的不同態度。
比如阿寶和她的組員,雖說兩人從事的工作大體一致,但具體分工還是有所不同,同事的部分工作,對她來說也很陌生,這一點領導也有所知悉。
但阿寶很聰明的地方在于,她在領導表達這個顧慮之前,就表明自己“雖然不太熟悉,但可以通過電話或線上溝通盡快向同事請教相關內容”的決心。
此時如果你是領導,你會不會覺得這個下屬讓你很放心?你會不會因此更加體恤她,從而幫她把細碎的工作分流到其他人身上?
多說“我可以學”,拒絕“我不會”。
3、行動:平衡好你的時間和精力
面對一些“燙手山芋”般的工作,我們要不分青紅皂白就接下來嗎?當然不是。
額外承擔的前提,是你確保自己本來的工作任務可以完成好。完成計劃,是及格;完成計劃且額外承擔,是加分。但加分的前提,是你先及格。否則,一切等于零。
阿寶也是這樣,她在接受任務的同時,也會提出要求:鑒于個人的能力有限,我希望達到XXX的效果,因此需要公司給予XXX的支持,否則我的精力和時間只能做到XXX。
如果你是領導,也會覺得這種格式提出的請求合理且充分,這人做事靠譜吧?
所以說,你看,職場成功嚴格來說并非沒有捷徑,無非需要我們在心態、表達、行動方面都做好準備而已。有一句話叫,做好100件小事,不如做好1件大事——當然,做好大事的前提是,能夠把小事做好。而小事很多人都可以做,大事才是你區別于“很多人”、獲得成功的分水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