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委發布應屆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
進京指標 2022-05-07 19:0677未知小編
小編從北京市教委獲悉,2022年北京地區高校畢業生預計達26.8萬人,比去年增加1.6萬人。北京市教委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2022屆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及時為畢業學生返校及外出求職、面試、實習等提供便利 。
要為畢業年級學生修滿學分創造條件
北京市教委提出,要重點關注畢業年級學生選課、修課情況,幫助、督促學生完成學業。通過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優化調整課程等方式,為學生修滿學分創造條件。對于需要完成專業實驗、實習才能畢業的學生,要充分挖掘京內外實驗、實習資源,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下,為學生完成學業、順利畢業創造條件。對于涉及學生從業資格認證的情況,學校要特事特辦,為學生出具相關證明,盡量降低疫情對學生畢業的影響。各校要合理安排畢業答辯事宜,提早謀劃學生畢業和離校安排,做好預案準備,保證學生應畢業盡畢業。
當前仍有部分畢業班學生未能返京返校,企業進京、進校招聘與學生出京、出校應聘、實習不便,對就業工作帶來影響。北京市教委提出,各高校要根據疫情防控措施變化情況,敢于擔當,精準施策,及時為畢業班學生返校及外出求職、面試、實習等提供便利。
引導未返京畢業生就地就近擇業就業
北京市提出,要進一步加大就業創業政策宣傳力度,幫助更多畢業生知曉各項促就業政策。按時組織畢業生收看教育部24365公益直播課,通過就業指導課、形勢政策課、專題培訓等多種方式向畢業生宣傳解讀政策。主動邀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負責同志走進校園,舉辦專場宣講會,介紹促進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
北京市將開展“永遠跟黨走,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先進典型百場系列宣講活動。加大就業創業先進典型宣傳力度,發動輔導員、班主任、導師及專業課教師,通過宣講、座談、談心談話、走訪等形式,宣講到每個畢業生,主動做好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引導畢業生合理調整就業預期,先就業后擇業。引導未返京畢業生就地就近擇業就業。結合本校實際為到基層、邊遠地區工作的畢業生給予精神或物質獎勵。
對困難群體未就業畢業生按每人不少于5次的標準推薦崗位
北京市教委提出,將繼續以“線下+線上”形式,分層次、分類別、分行業舉辦各類招聘活動,并將組織開展“2022屆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周”系列活動,支持企業進校招聘。進一步開拓科研助理、教學助理和行政助理崗位,增強崗位吸引力。落實好“特崗計劃”“三支一扶”“西部計劃”等中央基層就業項目,做好各類選調生、鄉村振興協理員、社區工作者等招錄工作。
北京市教委要求各高校要將家庭經濟困難、學業困難、殘疾、少數民族、女大學生作為工作重點,建立困難群體就業工作臺賬,“一生一策”提供精準指導服務,對困難群體未就業畢業生按不低于全校就業崗位的平均數或每人不少于5次的標準推薦崗位。落實“宏志助航計劃”,精心組織實施,加強就業培訓和指導,提升項目培訓效果。配合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做好求職創業補貼發放,并為離校2年內未就業畢業生提供不斷線服務。
同時要堅持以征集高素質兵員為核心,落實好“兩征兩退”工作任務,在保持大學生征集規模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以畢業生為重點的精準征集,高質量完成本校征兵任務。
健全彈性學制管理及創業成果認定辦法,允許大學生休學創業
北京市教委將繼續完善大學生創業園孵化體系,為入駐市級大創園的畢業生創業團隊提供3年免費場地支持。積極組織師生參與北京市教委、北京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北京市發展改革委主辦的以創業為主導的首屆“京彩大創”北京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統籌好“互聯網+”“挑戰杯”等賽事。要求各校加強本校創業園建設,健全彈性學制管理及創業成果認定辦法,允許大學生休學創業,創業經歷、創業成果符合條件的免修創新創業實踐、實習實訓等教學課程并按規定計入學分;鼓勵將國家和市級創新創業賽事獲獎情況作為推優、推免的參考依據;鼓勵學校將創業組織發起人或主要創始人與本人所學專業相關的創業成果作為畢業論文(設計)申請畢業或學位。
據了解,從5月份開始,北京市教委將適時調研、檢查各高校工作落實情況,每月通報就業工作進展,對工作推進不利、進展緩慢的高校進行約談。